在我的印象中《蘇三起解》跟《四郎探母》都是傳統京劇的戲目,也就是跟我不可能會有交集的故事;直到我聽到了阿福的《聲聲慢》,歌詞中提到 “蘇三又離了紅桐縣……”引起了我的好奇,這蘇三到底是誰呢?
這是一個真實發生在明朝的故事,後來馮夢龍將它改寫成《玉堂春落難逢夫》收入在《警世通言》的作品中。
蘇三原名周玉潔,從小父母雙亡被賣到 ”蘇淮妓院”,當時院中已有兩妓而她是第三位,改為蘇姓之後取名為蘇三,玉春堂則是她的花名。
當時尚書王瓊之三子王璟隆替他父親到燕京收債,年僅十六歲的王景隆只花了三個月就收到了三萬兩白銀的債款,得意之餘到妓院作樂遇到了蘇三,兩人情投意合並立下山盟海誓;不料一年散盡三萬兩白銀後,被老鴇將他趕出門。蘇山告訴王璟隆,要他奮發圖強、而她也絕不另嫁他人。後來王景隆回去之後努力考取了功名,不料因父命難違只得另娶了劉都堂之女為妻。
後來妓院老鴇把蘇三賣給了山西洪桐縣馬販商人沈洪為妾,即便蘇三到了洪洞縣,仍守身如玉不與沈洪洞房;當時沈洪的妻子與他人私通,便設計毒死沈洪並嫁禍給蘇三,同時賄絡了當地知縣,知縣對她用刑逼供,蘇三不堪其刑便畫押認罪,因此被判了死刑。
所幸衙役劉志仁知道實情,於是私下保護蘇三。適值王景隆任滿,改任
山西省八府巡按,得知蘇三已犯死罪,便私下密訪洪洞縣後探知蘇三的冤情,即令火速押解蘇三案全部人員到太原。
後來蘇三冤情得雪,奇蹟般的與王璟隆再度相遇,與其妻能以姊妹相稱,有情人終能相守。
京劇中女起解時,會唱這段膾炙人口流水板的”蘇三離開了洪洞縣”
蘇三離了洪桐縣,
將身來在大街前,
未曾開言我心內慘,
過往的君子聽我言,
哪一位去往南京轉,
與我那三郎把信傳,
言說蘇三把命斷,
來生變犬馬我當報還。
我對京劇唱腔並不喜愛,不過在陶喆的《Susan 說》歌詞中有小唱一段,聽起來還不錯!
陶喆─Susan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wKjBl3utfo&list=LL2qMPGXyJ7SSl3ntT_FrFCw&feature=mh_lolz
蘇三的故事十分感人,也難怪許多歌詞創作者喜歡把她事蹟或多或少的放在歌詞中,除了陶喆外,鄧福如(阿福)也在聲聲慢中提到她:
“蘇三她倚著窗 靜靜凝望著月光 怎麽唱 淚流下 完全忘了
那天她離鄉的堅強 我靜靜倚著窗 默默凝望著路旁
那朵花 在飄香 完全忘了 你離開 的時候 留下的那種悲傷”
鄧福如─聲聲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HkIX_YJE_s&feature=BFa&list=LL2qMPGXyJ7SSl3ntT_FrFCw
很久以前周治平也寫過 “蘇三起解”的歌,有興趣可以聽聽看,不過時間較久遠,Youtube 上音質沒有很好就是了。
周治平─蘇三起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