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感知是向外的,習慣接受各種信息,給出相應的反饋,而面對自己人們往往手足無措,稍一正視就會發現,原來五花八門的世界在外,孤獨才是常態。
【文案】他要像海鳥躍入水裡,踏上一個有去無回的浪
作者註記:形式BE,內核HE不想用標籤定義自己的故事,所以兩個tag都打了。它是我心裡的百分百都市童話。
【作品簡介】(長佩文學)
方宇欽原本是一名毫不起眼的公司職員,由於上班途中的某個意外,他突然變了個人,乃至引起整個部門的竊竊私語,包括新來的上司諸今盡。新上司原本打算幫助這位不起眼的員工,然而他越是接近,越發現自己始終無法走進這個人心裡,隨之而來的是這個公司其他員工的站隊和漫天謠言。眼看工作和愛情都要不保,諸今盡到底到底該如何取捨?在即將失控的命運漩渦前,方宇欽敞開心扉,給了他一個答案。
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向布太太出主題討書單(太太是我的書庫索引),我說我想看 “情緒飽滿” 的短文,便推薦了賢三的《逃走的大黑象》給我,太太果然還是很了解我,這種BE+寫實向的文確實很容易打動我,看一遍不夠再看一遍,感受不夠強烈,就再感受一遍。
如果做自己這條準則與社會規範產生矛盾,那他就往後退,哪怕一退再退,所有人都怕自己被生活逆流沖去後方,他不怕,因為他退無可退,身後即是墳墓,才有了平常人不可能有的覺悟︰他要將唯一的理性留給愛,用餘下的洶湧而來的自我,去面對社會秩序對肉體和道德的約束,M將它稱之為社會性自殺。
方宇欽(小攻)是早發性阿茲海默症患者,發病時會失憶甚至產生認知性障礙,面對死亡的他決定在生命的最後,重新確認自己作為主體的存在與社會不合理的規範對抗,為自己即將邁入終點的人生安排歸宿,就在這個時候他遇到了諸今盡(小受),一個空降到公司的上司以及在失憶時上了床的對象,在一次又一次失憶奇遇記中,諸今盡愛上了方宇欽,然而方宇欽無法回應對方的愛,他認為不能給予承諾便不應該開始…
人的感知是向外的,習慣接受各種信息,給出相應的反饋,而面對自己人們往往手足無措,稍一正視就會發現,原來五花八門的世界在外,孤獨才是常態。所以這種事情不能勉強,他不像以前的同學那樣定居在某個城市,生根發芽,如果想要擁抱自由,他就得斬斷自己的跟,漂浮起來,在見到人的第一面就要做好與他告別的準備,認真對待每一句“再見”。
人在死亡面前都是脆弱的,但我看到一個的很勇敢的人,調整好心態安排好一切,用最後有限的生命裡去拼命的記住一個曾經深愛過的人,雖然這個故事一開始就註定是BE但確實如作者所說文中內核裡是童話式的HE,以前看過一些電影或小說講述戀人罹患絕症,另一半陪同走他(她)走向生命的盡頭,這樣不離不棄的感情非常讓人感動,但留下來的那個人的後來如何了?想來最後被這段感情困住,一輩子走不出去的人占大多數吧? 如此一想,或許《逃走的大黑象》的方宇欽的選擇,似乎更令人欽佩更令人動容?
二讀時我節錄了非常多Quote總覺得句句都是重點處處可以反思,本來也已經寫了不少介紹的內容,但經過兩周的沉澱之後還是決定刪了,畢竟這篇文短短不到10萬字,作者要說的要表達的都在文中,與其重複去贅述這些內容不如留給有興趣的同好去挖掘及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