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柳絮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謝道韞的「未若柳絮因風起」,因而「詠絮之才」也成為後來人稱許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詞語;柳絮、飛絮及楊花等詞也經常出現在詩詞之中;「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柳絮、池塘、微風總有一股隨意地慵懶;「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當心中有其他念想的時候,飛絮又成了離人淚,引人無限感傷了。
柳絮,即柳樹的種子,上面有白色絨毛,隨風飛散如飄絮,因以為稱 (百度百科-柳絮);楊花,據《辭源》解釋為“柳絮”。庾信《春賦》:“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落滿飛”。《辭源》是對的,古代詩詞中“楊柳”意象不是指楊樹和柳樹,而是指柳樹,一般是指垂柳,這是一個詞,不是楊和柳並列。 (互動百科-楊花)
唐 薛濤 詠柳絮
二月楊花輕復微,春風搖盪惹人衣。
他家本是無情物,一向南飛又北飛。
筆記:楊花本無事,只是愁人自擾之。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清 納蘭性德 《臨江仙》寒柳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
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
最是繁絲搖落後,轉教人憶春山。
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筆記:可見我有多喜歡這闋詞,部落格名稱就是引用自此。
宋 秦觀 《江城子》
西城楊柳弄春柔。
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繫歸舟。
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
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
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筆記:秦觀實在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既寫下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等詞似是灑脫,卻又在此流不盡許多愁啊!
宋 蘇軾《和孔密州東欄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宋 蘇軾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筆記:這首詞雖是次韻張質夫的楊花詞,但卻優於張的詞。
《西江月•楊花》(查不到作者)
飛絮淡淡舞起,輕裳淺淺妝成。
去時散漫住何曾?總付流光一夢。
素心原無管束,豈為牽惹東風。
舊時煙柳又滿城,惆悵青衫猶冷。
司馬光《西江月》
寶髻鬆鬆挽就,鉛華淡淡妝成。
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遊絲無定。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笙歌散後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南朝 庾肩吾《春日詩》
桃紅柳絮白,照日復隨風。影出朱城外,香歸青殿中。
水映寄生竹,山橫半死桐。頒文知渥重,搦札媿才空。
唐 杜甫《絕句漫興》
腸斷江春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宋 晏殊《寓意》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後,一番蕭瑟禁煙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隋代無名氏《送別》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申明:以上所使用之照片為網路上下載,僅供參考並無任何商業用途,但若有不慎侵犯任何人的著作權利,請立刻告知我將在第一時間撤除照片,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