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都會這樣嗎?

突如其來地想到某個『問題』,思辯沒有結論、估狗也估不到、問人也不得其法,尋尋覓覓半天,最終還是找不到任何『答案』,這種感覺真糟糕。

 吐維 春  

這是一部讓我覺得很奇妙但卻不知道該從哪個角度切入去介紹的文,只能說吐維這個作者很特別,文風特別、取材特別、觀點也特別,之前我還先試看了她的另一篇短文《Stalker S and S》跟著劇中的跟蹤狂變成偷窺狂,看完這篇《春》則讓我一言難盡…

 

 「你說你選中我,那是什麼?」春問夏至恆。

 「正如我在展場和你說過的,我正在找人,跟我一起,去搶銀行。」

 

小說翻譯者/旁觀者

是個日文翻譯者,生活平淡而規律,他對自己過去二十六年的人生下了個結論是天下最難看的書,交往多年的女友說『春總是很冷靜』,人在身邊卻又像在別處就像是在旁觀,責任編輯則說春讓他感到『毛骨悚然』因為他從不想像從不代入劇情,對每一篇都無動於衷,像機械人一樣準確地翻譯著。

 

「春擁有自己的字典。」夏至恆繼續說著,「春為每件事情下了自己的『定義』,自己的『分類』。包括喜歡、討厭、困擾、同情。包括交往、接吻、愛撫、做愛。包括春的前女友們,包括春的責編,包括丹、包括我。包括『夏至恆』。」

 

謎一樣的男人/街友/詐騙集團/銀行搶匪

春在一個展場遇到奇怪的人─夏至恆,直說兩人的相遇是命運,所以選擇了他、吻了他甚至邀請他聖誕節當天一起去搶銀行,甚至還莫名奇妙的住進他家,春心裡有很多『問題』但夏至恆總是無法給他想要的『答案』,擁有搶眼外表的夏至恆卻說自己只是個遊民住在台北秀朗橋下,友人得知此事後警告春千萬要小心,對方極有可能是詐騙集團,藉口缺錢要搶銀行實際上則是先欺騙感情再騙財。

 

「你想聽『故事』。」丹模仿著春的抑揚頓挫,微笑。「但是春,你要明白,故事是有重量的,他會進入你的『這裡』,壓在你的『那裡』。」

 「你聽完一個故事的同時,就背負著那個故事的重量,如果這個故事是關於某個人的人生,你就背負著那個人的人生。春,聽故事不單只是『旁觀』而已,或者說,『旁觀』並非毫無『代價』。」

 

聖誕節在倒數計時中,搶銀行的計畫也按部就班地進行中,春始終看不透夏至恆這個人,有太多的疑問沒有答案,直到遇見夏至恆的鄰居─同為街友的丹,春終於聽到了關於夏至恆的『故事』,從那一刻起春再也做一個無法置身事外的旁觀者…

 

春,這世上許多『問題』都是不健全的。夏至恆說。

  不是每一個『壞問題』都有『好答案』。

  不要為每一個『問題』追求『答案』。

  那會把你逼瘋的,春。

 

此文的風格是我之前從未看過的,光是描述的手法及筆觸就讓人感到驚艷,若要討論內容又有太多角度可以切入,例如:夏至恆這樣出色的人為什麼會淪為街友,可以探討台灣為什麼會有那些不像街友的街友,到底我們的社會出了什麼問題?並藉由台灣知名首宗的銀行搶案─李師科案,從中揣測為何夏至恆會想要去搶銀行,作者以這個角色來對這些人這些事提問,更像是在旁觀者(讀者)之外的旁觀者,這樣一層又一層的視角真的很特別,文中可以看出吐維意圖藉由社會事件讓讀者一同反思,手法帶點天馬行空的趣味性不流教條式,至於後續要不要去深思就留給每一個讀者自行決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NOJO 的頭像
    KANOJO

    愛他明月好 憔悴也相關

    KANOJ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