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路到底有多便利?試想沒有網路一天該怎麼過,不能用e-mail無法跟客戶連絡、接不到訂單,沒有社群軟體沒有Line,社交幾乎停擺,不能逛電商買東西不能APP叫餐,冷颼颼得出門購物,不能上網看節目看影片,如果家裡又沒有裝第四台,沒有休閒活動會無聊到爆,沒有網路的一天,對現代人而言恐怕比停水一天還要難受,然而,六年級生的我,是真正經歷過沒有網路的日子,我是屬於一群“跨”時代的網路使用者。
什麼時候開始有網路呢?
具體年代已不復記憶,只記得我高中時期有上電腦課,但那個時代的作業系統操作還是停留在Dos、倚天那種封閉式系統並沒有使用網路,而且當時電腦並不普遍而是一種先進時髦的玩意兒,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精靈遊戲 ^^,而Dos系統是電腦工程師那些專業人士使用的語言,一般人根本不到那是啥;進入大學之後才開始有網路的使用經驗,當時最跨時代的發明應該就是Windows系統,把原本難以理解的程式語言變成親民的icon,還有滑鼠這個只要click/double click就可以操作點腦的好工具,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滑鼠只有鍵盤時該怎麼使用電腦?我想應該是除了開機以外都不會用了吧~呵呵,而真正開始運用網路則是BBS(電子佈告欄系統, Bulletin Board System),那是當時風行於大學生之間的網路論壇,記得我第一次透過BBS跟住新竹的妹妹在網路上聊天的心情,不誇張的說我剛時真的是一邊手指發抖一邊打字,那種緊張跟雀躍的心情一輩子就體驗過那麼一次。
有網路之前…
回憶起高中時期那些沒有網路的日子,由於我是個半工半讀的夜校生,白天在一般企業裡當個打雜小妹,最常做的事就是跑郵局寄信寄樣品,沒有網路沒有email的時代,都是用信件往來,一天要寄出的信20封跑不掉,很多還是寄到國外的信件,連現在作為一個國外業務的我都覺得不可思議,早年連絡國外一封信大約5-7天才會到對方手上,然後又是5-7天客戶收到客戶回信,來來回回溝通好幾個月才會有一個結果一張訂單,而現在因為網路無時差,跟國外客戶連絡跟國內客戶連絡已經幾乎沒什麼差別。
沒有網路的休閒活動是…
我高中時期不但沒網路也沒有合法的第四台,只有老三台也並非想看什麼節目都有(關於電視的跨時代日後再寫一篇^^ ),得配合電視節目表,總之看電視不是我的最大娛樂,而我當時最大的娛樂是看漫畫,一般學生大概都是租漫畫,而我都是喜歡去逛光華商場買二手漫畫,享受在舊書攤中淘寶的樂趣,偶爾會跟朋友約碰面逛逛西門町/萬年或是相約看電影或出遊,簡言之,如果沒有網路就不會那麼宅~
網路帶來的好處與壞處…
對八年級生以後的那些出生就有網路陪伴的人來說,網路所帶來的好與壞都已順理成章,但對六年級生的我來說,是一種從無到有的過程所以感受更為深刻,對我來說網路的社群軟體來說看似拉近實則是拉遠與朋友的距離,雖然每天可以關注朋友的訊息,但那大部分都是膚淺表面的內容,遠比互相打電話聊天,互相約出去吃飯碰面的情誼淡化多了,更別說到最後臉書上的讚都成了基本禮儀連關心都談不上,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網路的零距離也讓我認識更多不同生活圈的人,在部落格裡能結交到世界各地的同好,讓有緣人千里來相會。
網路對我來說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資訊搜尋的便利與快速,現在都說有事問G神有是問臉書什麼的,只要是想知道的事再冷門再奇怪都會有答案(正不正確先不討論),以前想知道學術方面的事就一定得上圖書館找資料,生活瑣碎雜事就要到處打電話問朋友,如果是疑難雜症那就求助無門了,但現在有維基百科跟各種資料庫,真的非常非常的方便,當然這產生另外的問題,例如知識鴻溝、錯誤訊息積非成是、速食資訊爆炸…等等。
曾經滄海還難為水
享受過網路的便利之後,便再回不去往日的 “純真”年代,現在讓我一天不用網路也會受不了,戒不掉網路/手機的不只是孩子,大人們也是沉迷網路不能自拔啊~
其他記憶關鍵字
電話+數據機 /固線+網路數據機/ Wi-Fi
Netscape Navigator / Internet Explorer / Google Chrome
蕃薯藤 /Yahoo /Google
486 / Pentium / Core i7
BBS / Yahoo家族 /Facebook /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