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觀察部落格的成效只能在痞客邦的後台,但也只有14天以內的點閱次(兩週的比較)、當月及當日人氣數字、前五名的熱門文章…等等,能夠參考的數據不是很多。
這些數據很基本而且每日的變化不大,偶爾會有某篇文章突然變得熱門(數字暴增),通常是有該篇文的相關新消息導致熱搜,這時候可以順手 “置頂”來加強點閱率;另外,有一個後台的文章列表(人氣)可以看到每一篇文的累積人氣。
PS. 這個列表很好用喔! 可以直接Copy貼在Excel上,文章列表還保有網址連結,刪除不必要的欄位,就可以出一篇列表的整理文。
因為工作的關係得知Google有提供免費的Search Console,設定之後可以看到更多關於網頁經營成效的數據及分析,這對一般公司行號檢視自己經營網頁及觀察優化關鍵字績效頗有幫助,正好可以拿來檢視一下自己部落格的成效,比起痞客邦的後台有更多的相關數據,像是總點擊次數、曝光總數、平均點閱率、平均排名等最多可以看到前16個月,還可以點選時間區間作比較,看成效是進步還是退步。
點擊次數:透過 Google 搜尋結果將使用者導向您資源的點擊次數。
曝光次數:在 Google 搜尋結果中,向使用者顯示可前往您網站的連結數量。
CTR - 點閱率:將點擊次數除以曝光次數後所得到的數字。
平均排名:您網站「最高」排名結果的平均排名。
以上四個觀察數據,官方解釋的落落長,有興趣的人可以再深入了解,以我的觀察 “曝光次數”會決定網頁被點擊次數,但增加曝光次數的條件很複雜通常是專業人士比較清楚,很多公司行號會做網頁SEO搜尋引擎優化處理(去配合Google條件搜尋設定)增加曝光,而 “點擊次數”就是可以琢磨之處,舉例來說同樣是搜尋 “小說推薦” 跑出來的網頁這麼多,為什麼有些網頁會比較容易被點選呢?其實這根據自己搜尋習慣反推就知道了,無非就是標題明確夠吸引人,然後每篇文章的第一段把文章的重點跟精華都告知搜尋者。(以下圖為例,你會想先點哪一個呢?)
Search Console還有什麼可利用的資料呢?我個人最喜歡觀察的是被搜尋的 “熱門關鍵字” 。(這個資料可以在網面上看,也可以下載Excel表格)
為什麼會大量曝光呢?講白了就是有很多人在搜尋,找小說書單大部分的人會打“小說推薦”搜尋,當然特定的小說書名或是作者也會被搜尋,從排名的關鍵字也可以看出現在比較熱門的話題有那些,以我長期觀察還是大陸IP劇的原著比較容易進入熱搜,畢竟看電視劇的人還是比單純看小說的人多,此外還可以發現某些 “長尾關鍵字” 像 “步步驚心” 這種已經紅這麼多年了還是有人會搜尋來看。
一時興起就寫了這篇分享文,主要是我自己沒事就喜歡研究跟觀察這些數據,數字背後的意義其實就是使用者的習慣與喜好,其次是我覺得很多推文寫得很好的網友,部落格點閱人次卻沒有預期的好,我想最大原因就是不了解網頁的 “遊戲規則”真的滿可惜的,至少在標題上把可能被搜尋的關鍵字放進去(ex. 小說、推薦、好看、心得...),長時間下來就會有效果。